(二)红学索隐派索隐派又称政治索隐派,是红学的老派别,自诞生已有200年历史。索隐派在乾嘉时期经学考据风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学派。周春认为《红楼梦》为“叙金陵张候家事也”,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不大。如今,在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研究》学刊,以及各大院校研究机构的新红学家们都提倡回归文本,讲求红楼探赜。相信,新一轮红学研究将取得新的成果和成就。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阳市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灯塔市政府公职人员。
【雷老三的“红学观”】73:红学研究流派和研究方法——《<红楼梦>十讲》之三
撰文/雷玉辉·辽宁辽阳
编辑/渝夫·天津河东
【渝言不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未在此山中。早就听说红学博大精深,也陆续读过红学研究文章,但心里的问号很多,比如红学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流派?代表人物都有哪些?真是一问三不知,满脑子浆糊。
读罢此文,不仅豁然开朗了,还加深了对红学的理解。
说到红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红学研究至少在乾隆18年(1753年)就开始了。红学家们以“五四运动”或者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为界线,将红学分为新红学和旧红学。那么,红学研究的几大流派是和研究方法是什么呢?
(一)红学点评派
评点派起源于明代中叶,有金圣叹批《水浒传》、毛宗批《三国演义》、张竹坡批《西游记》等。评点派的固定格式:卷首有批序、题词、读法、问答、图说、论赞等,每回有回前回后批的眉批、夹批、批注等,主要形式有圈点、加评语等。
(二)红学索隐派
索隐派又称政治索隐派,是红学的老派别,自诞生已有200年历史。索隐,即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索隐派在乾嘉时期经学考据风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学派。主要手段是大作繁琐的考证,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中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索隐派的开山鼻祖当推周春(1729-1815)。周春认为《红楼梦》为“叙金陵张候家事也”,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不大。索隐派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观点有“明珠家事说”(也称纳兰性德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亦称福临与小宛情事说),“排满说”等。
(三)题咏派
题咏派是以韵文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聚焦透视的一个早期流派,其着眼于书中人物之悲欢离合,从而寄其羡慕或感慨之情。
(四)评论派
评论派的开端为1904年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问世。王国维运用德国学家叔本华的理论,不仅分析了《红楼梦》的精神和主题思想,而且分析了它的美学价值、伦理价值等。
(五)实证研究派
实证研究派是红学史上影响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红学派别。胡适的《红楼梦考证》是考证派的开山之作,开辟了红学的新时代。
(六)新红学修正派
该派认为红学研究不是市民文化,而是精英文化,它不需要哗众取宠,而是要深入研究问题。红学研究的真价值是在它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态度。随着新资料的发现,新观点的提出,就应该对过时的观点与错误的观点进行修正,只有不断地修正,才会有不断的进步,才会有正确的认识。
红学的研究方法。1976年以后,红学研究的内容愈来愈广泛,分工愈来愈细,人们对红学的概念亦进行了重新认识。周汝昌提出“现学”“脂学”“版本学”和“探佚学”是红学中“四大支柱”。多数红学家主张将红学分为“曹学(外学)”和“红学(内学)”。“曹学”研究曹雪芹的家世、传记、文物等;“红学”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思想内容、人物创造、艺术成就、成书过程等。
如今,在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研究》学刊,以及各大院校研究机构的新红学家们都提倡回归文本,讲求红楼探赜。相信,新一轮红学研究将取得新的成果和成就。
【作者简介】雷玉辉,辽宁辽阳灯塔市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阳市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灯塔市政府公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