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资讯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目的(项目式学习的衰退)

时间:2023-05-1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科技资讯

过去的两年,是PBL兴盛的两年,也是PBL衰退的两年。兴盛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接触到了PBL,也踊跃尝试了PBL实践过程。为什么我从BIE上学了一个又一个的PBL案例和设计模板,还总是把课程项目设计得不伦不类?为什么经过了两三年的实践,国内还是没有几个成体系的PBL案例?为什么最近一年PBL的热度急速下降?实际上,在我看来,PBL并没有衰退,它只是在转型,逐渐进入3.0时代了,同步进入3.0时代的,还有科创教育这件事。

过去的两年,是PBL(教育圈子所谓的“项目式学习”)兴盛的两年,也是PBL衰退的两年。兴盛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尤其是基础教育者)接触到了PBL,也踊跃尝试了PBL实践过程。而衰退的表现,是因为PBL进入中国教育界以后,不管主观还是客观,也走入了“炒作概念——一窝蜂蹭热度——遇到问题——失去兴趣”的变形怪圈。

现如今,即便是依靠PBL名扬天下的HTH和ALT School,也在逐渐散去光环,开始暴露教学和运营层面的一些短板,留下了一大堆的问题需要我们所有人去思考:

为什么全世界的PBL培训师,都在拿搭房子(或者搭桥/搭船)作为培训的体验项目?为什么我从BIE上学了一个又一个的PBL案例和设计模板,还总是把课程项目设计得不伦不类?为什么经过了两三年的实践,国内还是没有几个成体系的PBL案例?为什么我们永远无法在项目好坏的标准上达成共识?为什么最近一年PBL的热度急速下降?

实际上,在我看来,PBL并没有衰退,它只是在转型,逐渐进入3.0时代了,同步进入3.0时代的,还有科创(STEAM)教育这件事。

PBL 1.0时代:求索问题的答案

众所周知,PBL的1.0时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的“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们在面对日益增多的医学知识,需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单纯的死记硬背,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新病例,所以他们才尝试摆脱了传统“先多背再选用”的学习方式,转而进入了“先看真问题再回去找答案”的学习场景。

1.0时代的PBL,非常适用于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逻辑学、数学等领域的学习,因为它们都是逻辑性很强但是结构性比较弱的知识群,一问一答之间,就能积累到所需的知识,并且很快就能通过说话、写作这些成熟的工作方式去解决新的问题,最终完成学习的目标。每个问题从提出到解答的周期,可以控制在1周以内完成,全年的教学,是依靠大量的问题来堆积的。

后来,这个理念被其他学科群借鉴,但是很快就暴露出了不适应:比如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等相关的教育,零散的一千个问题哪怕都找到答案了,学生们也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为什么?因为这一千个问题没有结构关联,最多只是单线逻辑上的衍生,这与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特性,是相违背的。

于是,PBL在90年代开始进入了2.0时代:“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 2.0时代:求索项目的结构化

项目式学习,保留了1.0时代的“从真实问题到真实答案”的最小路径,却强化了问题的结构化和层次感。于是千百个平级的问题,变成了一两个阶段性的“大问题(Big Question)”,其他小问题,都开始依附于这一两个大问题,学习的主线和分枝都变得清晰起来。

直到2018年,国内外教育圈子最热衷的,也恰恰就是这样的PBL。这样的PBL,诞生了一堆经典的教育案例,但也催生了一堆落地难题。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怎么解决这些难题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跳出教育圈子的小格局,先回到一切的源点——“项目”,毕竟这个词语,本身来自于工程界,教育圈子借用人家的名字而已,如果不对它本身的规律知根知底,就只能是照猫画虎了。

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里提到,真实世界的项目,一定是具备目标、成本、回报、负责人、进度、风险等基本因素的,项目的核心考核指标,通常第一是进度,第二是成本,第三才是品质和成果。优秀的项目,是在特定时间和成本限制下达成目标的项目,优秀的项目经理,是能够把控时间和成本的人。

项目从启动时,就默认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只是一种愿望而不是一个问题,它最终不一定是有完整的、具象的产出物,所以,项目思维的重点,不在成果,而在进度和投资回报率。

正因为如此,很多并不具备真实项目管理经验的教育设计师、课程设计师甚至教育投资人,他们理解的PBL,天然就被项目管理自身的客观规律给限制死了:进度!

一旦精力放在进度上,那工作分解(WBS)就特别重要,也就意味着“什么时间点交付什么结果”,是项目思维天然的一个思维模式,迁移到教育设计上,课时安排、阶段性学习成果等,就成为了这些课程设计师潜意识里优先要去考虑的因素,也必然成为学生们在学习时要考虑的因素。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市面上能看到的经典PBL设计模板、工具等,包括所谓的PBL黄金八步法,都出现了强烈的“按部就班”的痕迹: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关键的时间节点是什么,中期演示是什么,最后答辩时要展示什么,需要反思什么...

你看,很完美的过程!然而,完美的背后隐藏着祸端:最终成果被这些进度过程淡化了,学生和老师都逐渐学会了逻辑思维和结构化思维,却容易丧失了对最终成果的极致追求、对最终成果价值的探索。

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的PBL培训师,都愿意拿建房子、造船、建造城市等案例,来作为PBL培训的主要案例了,因为这些项目,本身是天然有最终具象的交付物的,也就是项目管理中所谓的“预测型项目”,项目的最终交付物,是可以预设的,培训师们不用为最终成品去动脑子设计,学员们也不会刻意去注意交付物,所以培训过程只要强调完成工作的步骤、方法等,到时候不管学员水平高低,一定会有产出物出现。而对讲师而言,讲步骤和方法,恰恰是最容易树立自己专业权威感的培训手段!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选择历史研究、哲学探讨等领域的案例,那么就必须要为最终的具象交付物绞尽脑汁,这是PBL培训不能忍受的,毕竟费力不讨好。

然而作为受训的学员,他们很难意识到这里面的差异,他们会按照讲师培训的方法,去做自己的PBL设计,结果一上手,坏了,各种漏洞出现了。比如我是一个英语文学老师,我的PBL项目怎么感觉和传统的研读教学法这么像?比如我是一个电气工程老师,这个所谓的PBL项目不就是我以前做实训课的样子吗,无非加了一个形式化的反思、汇报答辩而已?

所以,回到PBL教育本身,2.0时代,我们发现了一个落地的悖论:传统的工程教育类、设计类课程,本身就已经在这么做了,对这些老师和设计者而言,没啥新鲜的,反而多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冗余反思。急需借助PBL模式试水教育创新的人文类、语言类、艺术类教育者,他们反而很难照搬培训师的方法,毕竟这些领域的项目,原本就不一定要有具象的产出,更多的是过程类的研讨、交流,那么进度把控、项目展会等,就很难有大的价值了。而且一个负责人的教师,在设计自己的PBL项目时,往往还会不断自我怀疑:“啊呀,我这样的项目好像跟讲师们说得不一样,那它还是一个PBL项目吗?会不会我的理解有问题、跑偏方向啦?”

整体而言,从1.0时代到2.0时代,教育界对于PBL的理解,犯了一个一刀切的错误:粗放式地认为这三个字母是包治百病的学习模式。

由此看来,PBL这个学习模式,如果想要真正对教育界做出帮助,恐怕就要迎来3.0的转型了。

PBL 3.0时代:精益化的三类PBL 一类辅助的CBL

问题(Problem)天然联系了答案,项目(Project)天然联系了进度,而只有产品(Product)才会天然联系上成果,商品(Commodity)才会天然联系上市场。

在3.0的时代,不同的教育目标,会带来不同的设计内涵。

比如按照学段分类,在低年龄段,教育目标是“博闻多知”、“力所能及”,那么可能更多的PBL项目会偏向于“Problem Based”和“Product Based”。在高年龄的,教育目标是“结构化思维”、“锻炼组织协调的效率”,那么更多的PBL项目设计可能会偏向于“Project Based”和“Product Based”。在更细分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里,教育目标是“市场化思维”、“创业变现的能力”,那么“Commodity Based”会变得更加明显。

再比如按照学科知识来分类,人文社科类的学习,教育的目标是系统的探索和别样化的思考,更看重过程,那么PBL设计时,就会更像“Project Based”。经济管理类和理工类的学习,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应用,更看重交付的成果,那么PBL设计时,更偏向于“Product Based”甚至“Commodity Based”。而农林医学类的学习,学科群的特点就是兼具了过程和成果,强调精准、有效,1.0时代的“Problem Based”仍然是非常好的选择。

其实说到这里,笔者想要跟各位同仁分享的观点就可以小结一下了:不管您是初入PBL圈子的设计师,还是已经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千万不要局限于一技之门,1.0不代表落后得需要完全抛弃,3.0也不代表着先进到包治百病。一个真正专业和功力深厚的教育设计者,只会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去灵活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模式,合理组织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者首先要放弃“一招鲜吃遍天”的思维倾向,才能真正从空谈情怀理想转入务实的专业化。项目管理、商品学、产品管理,在实际的各行各业中早已存在,教育圈子的同仁,完全可以多加利用。

本文来自于投稿,不代表芥末堆观点。

    推荐阅读
  • 唐三重生最后成神了没(举贤不避亲的唐三重生后)

    终极斗罗最后一册的内容已经更新完毕,小舞陨落后,唐三选择了转世重生。虽然终极斗罗30册并没有交代唐三重生的细节,但是唐三在临走前却交代了诸多事宜给后代和其他神界领导者。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继承毁灭神王和生命神王的神位,他提出了举贤不避亲。况且二人还是夫妻,唐三将神位传给他们也算是没有辜负毁灭之神和生命女神的嘱托。因此个人以为,唐三并不会将修罗神和海神的神位让给他人继承,而是会留给小舞和自己。

  •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三首(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课文解析)

    《古诗三首》收录在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需要掌握:19个汉字。明确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梅花和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 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梳理(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1945年在苏门达腊被日寇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21年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1923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②相当于“而”。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引申为承担,承受。

  • 赛鲸电脑桌怎么样(赛鲸床上电脑桌使用感受)

    赛鲸在设计方面与德国Patzak,spinn等多家设计学院合作,设计追求完美,在结构和工艺方面获得多项专利。赛鲸电脑桌设计的三大特点是超易用、超耐用、超稳固。赛鲸电脑桌一个动作完成桌面角度调节。德国设计的支架结构,采用轻钢架。靠结构控制力度和状态,赛鲸电脑桌的耐用性增强。

  • 最强蜗牛吃蘑菇任务攻略(蘑菇有多少种)

    最强蜗牛吃蘑菇任务攻略获得蘑菇的方法:蘑菇宝箱,蘑菇园,每日任务,馆长的头盔,地球晚宴转盘,解锁蜗牛壳,白蝌蚪礼包,氪金礼包。每食用一定数量后可额外增加食盒容量。生命蘑菇,食用后可额外获得四维加成。

  • 啵乐乐韩国进口饮料(韩国进口啵乐乐饮料新品)

    九日冰祖食品出品的啵乐乐牛奶盒装含乳饮料目前已获得啵乐乐品牌正版授权,由山东冰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代理。当然,除了可爱爆棚的卡通形象,更重要的是啵乐乐饮料的优异品质。除此之外,啵乐乐牛奶含乳饮料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同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多种元素。啵乐乐大牌饮品,线下线上均有售目前,啵乐乐牛奶含乳饮料已经问鼎各大市场渠道,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 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贫血(这种细菌感染会引发贫血等血液病)

    相关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与某些血液疾病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我们说贫血的患者啊,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的患者。再有就是许多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数会明显增多,并伴随血清血小板抗体,IgG水平的下降,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是部分特发性或者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这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 很甜的小短句(36句微信超火的情话短句)

    36句微信超火的情话短句❤️想牵着你的手给各位来宾敬酒❤️我什么都知道但还是想听你娓娓道来❤️我家的狗挺喜欢你的随我❤️你主动找我的时候我激动的都能做完整套广播体操❤️你是我最爱的宝贝给我甜甜的草莓牛奶也不换❤️不许说我嘴硬。

  • 一年级家长每天需要做什么(一年级家长开学最该做什么)

    就拿小学一年级新生来说,一部分是学区或摇号或其它渠道进了心仪的学校,遂了愿,满心欢喜;一部分是各种原因找找拖拖不情愿进了备份学校,心不甘,心绪惆怅。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大多数来自家长的教与养,家长对孩子的教养跟上,孩子会很好。还有就是一定要记得我们上学的目的是什么,让孩子喜欢学习,学会学习,最终学有所成,这才是重中之重,是核心。所以家长在孩子成长上学会抓重点,才能保证孩子的教育正确。

  • 少儿春晚嘉年华演出(2023嘉佳卡通华夏少年少儿春晚特邀小主持人刘思琳)

    活动以权威性、广泛性为原则,旨在向全省范围内选拔具有优秀潜质的未来之星,具有积极向上风貌的儿童优秀节目和演员,最终登上《华夏少年》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通过嘉佳卡通卫视的播出展示给全国人民。哈喽大拇指语言艺术特邀优秀小主持人刘思琳同学,经过严格选拔,入选嘉佳卡通《华夏少年》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据悉,嘉佳卡通卫视《华夏少年》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将于2023年1月21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