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对土地以及政权的征逐,加速了周王朝的灭亡。东周国势衰落,其实力已与一般的诸侯差不多。王室衰微,各地诸侯也纷纷拥兵自重,以国自居。小米长得整整齐齐呀,高粱已经抽穗,我徘徊在故国旧址,心里如同酒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其中所表达的哽咽之感或许如这首诗“中心如噎”一样。
西周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对土地以及政权的征逐,加速了周王朝的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
公元前770 年,一些诸侯国立周平王为君主,周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到洛阳,这就是平王东迁。东周国势衰落,其实力已与一般的诸侯差不多。王室衰微,各地诸侯也纷纷拥兵自重,以国自居。
这不,有一位东周的大夫缓缓走来。他的脚步显得很沉,满腹心事的样子。原来他是今天有公事要办,并且他知道今天会路过故国的国都。渐渐近了,近了,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庄稼之地!甚至不是一些乱石碎瓦,只是偶尔在庄稼地里隐隐露着半截柱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心中的悲歌!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小米长得整整齐齐呀,高粱已经出苗,我徘徊在西京旧址,心里恍惚不定啊。了解我的人会说我是心内忧伤,不了解我的人会说我是在寻找什么呢?遥遥的苍天啊,这种结局究竟是何人造成的啊?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小米长得整整齐齐呀,高粱已经抽穗,我徘徊在故国旧址,心里如同酒醉。了解我的人会说我是心内忧伤,不了解我的人会说我是在寻找什么呢?遥遥的苍天啊,这种结局究竟是何人造成的啊?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小米长得整整齐齐呀,高粱已经结实,我徘徊在故国旧址,心里如同梗塞。了解我的人会说我是心内忧伤,不了解我的人会说我是在寻找什么呢?遥遥的苍天啊,这种结局究竟是何人造成的啊?
此作者可谓一唱三叹,抒发心中的忧伤,最后直呼苍天,构织成一曲缠绵悱恻的悲歌。
《诗序》中说:“闵宗周也”。感叹世事善变,时过境迁,看来是我们人类经常易生的情愫!虽然我们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以及处境不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周遭环境的一些变化,却常不禁会发出一些慨叹。这位东周大夫面对的是兴衰之替,彼时彼景,脚步沉重,大概心塞得说不出话来,眼泪也几乎快忍不住了吧。心里还在想旁边的人看到自己这幅样子也许感到奇怪,发出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慨叹。
后世也常出现兴衰之感的作品,我们看看还有哪些?
《桃花殿》中:“俺曾见金陵玉殿凤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其中所表达的哽咽之感或许如这首诗“中心如噎”一样。
李白有《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迈幽小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大概都是交织着仰慕和追忆的凭吊之作。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现在说这话,大概是在讲懂我与不懂我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