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件专利中,福特提出了一种拥有导轨式结构,以及帘式环抱形状的安全气囊。福特新型安全气囊的结构设计专利中的安全气囊后侧视图这件专利福特在2021年5月申请,2022年7月12日获得USPTO授权。除了这种跟随座椅的安全气囊结构外,福特在另一件专利US17392621中还设计了一种居中式的安全气囊,其位于坐位中间,可以防止人员碰撞。福特在新型安全气囊结构领域已申请了不少专利,国内的厂商也需要早做关注。
福特安全气囊怎么拆解?在前几日,前沿君曾经写过福特新型安全气囊的专利《福特新型安全气囊专利曝光,脑洞大开竟然还能移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福特安全气囊怎么拆解?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福特安全气囊怎么拆解
在前几日,前沿君曾经写过福特新型安全气囊的专利《福特新型安全气囊专利曝光,脑洞大开!竟然还能移动?》。
在那件专利中,福特提出了一种拥有导轨式结构,以及帘式环抱形状的安全气囊。
这种奇特造型的安全气囊,看起来的确让人一头雾水。那件专利保护的是其移动结构,没有对气囊结构及其展开方式、原理做过多描述,令人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做出这种设计。
有读者朋友说得很形象:轮椅上安了个大棚子!
不过近日,福特的帘式气囊结构专利在USPTO获得授权,详细介绍了这种安全气囊的结构,前沿君这才明白福特是要做什么。今天和大家分享。
福特新型安全气囊的结构设计专利中的安全气囊后侧视图
这件专利福特在2021年5月申请,2022年7月12日获得USPTO授权。从专利中座椅后侧视图可以看到,前面那个大罩子就是福特的新型帘式安全气囊,它像一个屏障一般将驾驶位前方完全保护起来。
它的支撑位在哪里?根据专利描述,安全气囊收纳于头枕处。当遇到紧急情况,气囊从头枕后方(图中的58)开始展开、充气,变成遮罩形状。从前侧视图来看更为明显:
专利中安全气囊的前侧视图
当然,仅靠气囊与头枕处的连接,可能过于松散,容易改变位置、形状,导致气囊错位,失去应有的保护作用。所以,从后侧视图可以看到,它的两侧还有系绳(图中的28、92),将气囊的两侧与座椅靠背牵引固定住,以座椅为支撑位。
系绳通过牵开器连接,可以通过扣环打开、关上,以方便人员进出。
气囊由编织聚合物,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酮(PEKK)、聚酯等材料制作,外涂层可以包括硅树脂、氯丁橡胶、聚氨酯等。充气机(图中的58)产生的气体通过十字型结构的气体偏转器,将气体输送到气囊的各个位置。
专利安全气囊的侧面剖视图
从气囊的剖面图,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见气囊的内部结构,如上图所示。
图中的62为气孔开口,其位置可以移动,充气机的气体通过此处进入气囊腔内。
气囊腔内也有系绳(图中的78),用于为气囊维持形状。图中的74、76为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可以通过缝合、粘合剂、紧固件等固定到气囊外面板。它比气囊的材料更硬,用于维持气囊形状。
从剖面图可以看到,其中间的腔室体积较大,高度恰好位于人的胸部,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底部一直延伸到脚部,头顶被完全环抱,像春卷一样把整个人包裹进去,形成一个保护空间。
为何要设计这种造型“奇特”的安全气囊?原理是大概能明白了。但是为何要设计这种结构的安全气囊呢?
很多读者认为这种设计无用、不现实。其实不然。
你留意过一些面向未来的概念汽车吗?他们的座位布局,是否很多都是面对而坐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都朝前方?
广汽“绿境SPACE”概念车
如果自动驾驶成本基本配置,乘客和驾驶员就不再需要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驾驶上了,这种面向的布局可以让乘客更方便地交流互动。
就算是需要面向前方,座椅也是可以360度旋转的,在需要的时候转向前方即可。同时,有的人是大长腿,需要宽广的空间;有的人社恐,不希望离别人太近;有的又需要跟对方接触,总不能在车里安装可以随意挪动的凳子吧?那样虽然灵活,但风险高。
为了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同时又兼顾安全,福特的这种导轨设计就有价值了,它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沿着导轨调节即可。
而这种新型的座椅结构,安全气囊能放哪儿?传统的安全气囊大多是放在方向盘处,肯定是不再适合了的。福特的这种能跟随每个座椅的帘式安全气囊,就有了用武之地。
当然,方案可以有多种。除了这种跟随座椅的安全气囊结构外,福特在另一件专利US17392621中还设计了一种居中式的安全气囊,其位于坐位中间,可以防止人员碰撞。相比前面的跟随座椅移动的结构,此种更为简单。
自动驾驶除了算法、传感器外,可能对现有汽车的许多习以为常的结构也会带来影响,安全气囊只是其中一个。
福特在新型安全气囊结构领域已申请了不少专利,国内的厂商也需要早做关注。
透过专利看技术。关注我,获取一手前沿车情报与技术。
如有转载,请注明文章出自于前沿情报站(qyqbz_2021)。